《升国旗》教学反思
国旗代表着祖国,而一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这样的意识,所以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总是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虽然晨会课上多次教育,收效总是不大。这次的课文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课文上好了,孩子们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表现肯定也会好起来。所以在课前我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工作。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日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首先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这是一张地图,猜猜是什么国家?为什么?”学生一下猜到是中国,继续引导,“中国是小名,还有大名呢?你知道吗?”相机教学中华人民国和国,学习生字“中,国”,让学生读,写,了解新偏旁“国字框”从而识得相关生字“园,圃,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是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国家。把课文中的抽象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这样可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接着我补充讲述,帮助学生更深入认识中国,溦发学生对中国的尊重和热爱。
(二)细读课文,领悟情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训练。为了让学生把握有感情地朗读,我先范读课文,再这样引导学生:“国旗代表着祖国,此时你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学生已经了解了国旗,也激发了对国旗的感情,这是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间,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然后我组织学生独立朗读、小组朗读、全班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流露出对祖国的感情。接着我提问:“升国旗时,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什么?”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愤再次高涨。学生发言时老师板书: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我接着引导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飘扬在祖国的蓝天上,你能读出来吗?”学生尝试有感情朗读第二句,指名读,集体评: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有没有感情?谁再来试一试?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逐掌握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教学第三句时,我让学生找出能表达热爱国旗的词语(立正;敬礼)老师板书立正敬礼,再指导学生朗读。
(三)朗读促背,再悟情感
在让学生有感情朗读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背诵:“同学们已经能有感情地朗读了,现在我们来尝试背一背,好吗?”师指导背诵并带上动作表演;这更能引发学生背诵的动力并再次通过动作表露出对祖国和国旗的热爱之情。
(四)知识延伸,加深情感
在课堂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国旗的一些知识。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国旗的知识吗?”那就回家请教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上,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感情,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但这堂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写字指导更需要耐心,指导到位,利用星级评价让学生会观察,会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