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听了吴轲老师和吴宏露老师的班队课,让我受益匪浅。教者睿智地开发德育资源、利用德育资源,再用情感的线穿插其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两堂课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很多的,现我就吴宏露老师的班队课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资源的开发。
在这堂课中,教者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学生的素材性资源;又拓展延伸,利用家庭性资源;还嫁接了社会性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堂课中也艺术地成为了德育资源。在这堂课中,德育资源既是丰富的,又是贴近学生生活的
二、注重资源的整合。
这三种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怎样将这四种资源巧妙地筛选、组合?首先,学生是德育的主体,班级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所以,设计者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到班级的日常琐事中,到与同学相处的朝朝暮暮中寻找闪光的细节。其次,家庭性资源不可忽视,它和教师资源成为这堂课中位于次要而不可忽略的并蒂。设计者将三种资源精心筛选,巧妙搭配,将这些资源串成完美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温情脉脉中感受到真情的可贵和世界的美。
三、优化资源,使之再生。
在这节课中,资源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学生回忆、捕提闪光瞬间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学的情谊。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中,学生感受师者的真情。在长辈的殷切告白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当那个被教育要多让着弟弟的孩子听到母亲的真情流露,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反思自己的体态,从而对自己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而最佳的教育方式就是自我教育由此我想到我平常的德育工作,是否重复地说教太多?是否象吴老师那样能从生活中的小事挖掘到德育的资源?是否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资源整合成一个最佳的组合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