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评课稿
本周四,有幸聆听了四年级组方诗琳老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朱彤老师的《梅兰芳蓄须》这两堂课,以及薛校长深入浅出的点评,从中学习到了很多。这两篇都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第七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任务和主要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两位老师都紧扣单元主题展开,课堂灵动而又深入。朱彤老师的课带给我许多启发和思考。
一、时间轴的设计巧妙而简洁
朱老师用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聚焦时间寻找关键句,进行归纳并提炼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让原本生涩的课文变得清晰、变得有条理,朱老师教得有方法,学生有抓手。在这样的过程中,朱老师扎实地落实了语文要素。
二、家国情怀逐渐充溢课堂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梅兰芳。朱老师引导学生从生平、履历、成就、代表作等整理人物名片,并通过摘录课文中的句子来介绍梅兰芳,形式有趣而有效。接着,朱老师还通过读词串的方式感受时代背景,读“大东亚圣战”“抗日战争”“侵略者”“沦陷”等词,走进时代背景,感受那段屈辱史。此外,朱老师通过感受梅先生的主要事件感受梅兰芳宁可舍弃钟爱的艺术、宁可舍弃宝贵的生命也要保持自己的名族气节。最后,通过联想其他贫贱不能移的爱国志士,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