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这一课,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比较多,但是这些生字都有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属于会意字。因此,在教学时我也紧扣这一主题,舍弃了以往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 ,力求在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到会意字的,进而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无论是何种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都应该引导的过程。通过一个会意字“明”的学习,预计孩子们对会意字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紧接着,我利用一个“猜字谜”的环节,通过游戏这种新颖有趣的载体,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鼓励他们自主思考, 自主发现,进一步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同时记住这些生字。
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欣喜,我发现,很多孩子会主动去思考了。比如,教学“鲜”时,我出示了一条鱼和一头羊,让学生猜字,同时说说字的意思, -一个孩子立马说出了:“这个字里面有一 个鱼字和一个羊字,因为鱼(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鲜美,所以我猜它“鲜”。”表述的具体而完整,措辞恰当,并且富有逻辑性。我对孩子的的发言赞扬了一番,也以此鼓励其他孩子也能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再如教到“田力男”时,我告诉孩子们:“古时候一 般男人们都在田里耕种 ,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很多男孩子骄傲地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 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学生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说的头头是道、不亦乐乎,在融洽的对话中,也达到了识记生字的目的。
不仅如此,我还通过复习象形字,让同学们温故知新,在对比中 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