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评《梅兰芳蓄须》
发布时间:2020-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云

今天有幸聆听了四年级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教研课,下面我结合朱彤老师的上课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片段一:

1.师检查生字词语:

抗日战争  侵略者  沦陷  租界

:什么叫"抗日战争”?用一句话说说。

:日本人侵略中国,中国人抵抗日本人。

:那么日本人对我们来说,就是?

生:侵略者。

:侵略者占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沦陷” 了。不过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暂时藏身,这就是"租界”。

2.大致了解“大东亚圣战”

:(出示地图)日本人野心勃勃,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殖民地扩大。出示图。

“圣”,就是神圣的意思。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吗?所以,我们要加引号。

评:这一部分朱老师敏锐的抓住课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词形成词串,在帮助学生理解“抗日战争、大东亚圣战”等词语的意思的同时,让学生对梅兰芳所在的那个时代的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理解人物形象做了铺垫。

 

片段二:

:圈出“丢了性命”。

:为什么差点丢了性命?

:预防针的后果。
:梅兰芳知道后果吗?
:知道,但是仍然义无反顾。
:追问:假如梅兰芳装病漏出破绽,会有什么结果?
:逼着梅兰芳演戏。
:梅兰芳会不会去? (不会)
那日本人会怎么做

:以死相逼。
:同学们,你们看,梅兰芳做好两种准备:感冒发烧丢掉性命;与日本人以死相拼。
板书:宝贵的生命
:是啊,一个人,为了民族大义,可以连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这怎不让人深深震撼? !所以,作者浓墨重彩地写“打针装病”这部分。

评:朱老师十分善于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这里抓住梅兰芳打针装病被发现和没被发现都可能丢掉性命,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民族气节,这堂课中类似的片段还有很多。这种充分利用课文中所提供的语言创设课堂情境,推进课堂的活动设计是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