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下午,方诗琳、朱彤两位年轻老师聚焦单元整体教学,深层解析教材,呈现出了精彩的两堂课。
聆听了朱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一课,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教学设计有新意:
朱老师以时间为轴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利用时间轴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梅兰芳这一位京剧大师经历的一件件事情上,学生找到了关键的句子进行摘句归纳。在此基础上,老师清晰目标,引导学生简简单单概括,提取关键内容,提炼小标题。因此学生再概括后面的几件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二、教学内容有深度:
1.导入精彩。课堂开头梳理人物名片,走进梅兰芳。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梅兰芳,朱彤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让学生知道从生平、履历、成就、代表作整理人物名片,摘录文本中的句子,介绍梅兰芳,理解京剧中的旦角,为理解蓄须明志埋下伏笔。
2.词串设计有意义。读抗日战争,大东亚圣战等这一串词,学生读词串,走进时代背景,感受那段屈辱史,走进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处境,更好地理解文章。
3.品读事件有方法。朱老师以一个大问题:文章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打针装病这一事件,引导学生感悟梅兰芳的人物形象。朱彤老师教学生通过默读圈划并交流最惊险的部分,抓住“闯进”“差点儿丢了性命”等关键词,进入情境,展示日本人的野蛮,感受梅兰芳先生为了维护家国尊严,宁死不屈。接着抓住关键词交流其他事件,并进行补充资料。让学生逐步感悟到梅兰芳先生为了家国能舍弃钟爱的艺术,富有的生活,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梅兰芳先生不仅仅是一位京剧大师,更是一位有着民族气节,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学生拓展着像梅先生这样有着民族气节的人物,学生说故事,穿越历史时空,在真实的情境中,家国情怀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