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节张菊萍老师的六上第六单元第四课时的研讨课感觉受益匪浅,张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可圈可点的示范课。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认识。
首先,语言优美,基础扎实。张老师不愧是英语组的顶梁柱,他地道的英语,流利的表达都是我感觉听张老师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相信学生们也会有同感吧。所以我从中也感受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扎实自己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和学生们共同成长,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英语教师。
第二,重心下移,问题开放。张老师整节课一直起着引导的作用,而是让学生多说,多思考。所以他已经彻底走出了传统的一言堂,我说你听的课堂模式。并且他的问题都很开放,从一开始的Think about the changes 到后来的行课中的自主创编,再到让学生创新写作等等,处处都体现了张老师课堂的开放。从学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张老师这种开放的课堂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一种习惯,学生们敢想,敢说。
第四,适度拓展,引发思考。张老师在教学checkout time板块的时候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他从书本上的知识拓展到了现在常州的变化,让同学们更加有认同感,所以张老师的拓展并不是她单方面的灌输,而是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思考,去主动学习。
张老师的课堂亮点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再一一进行赘述。总之,张老师作为六年级的教研组长能给我们展现出如此精彩的一节课,真的让我感觉非常不容易,一定经过了很多精心的准备和改动。我为张老师这种敬业的精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