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薛小工作三个月了,感觉教学工作很忙,顾不上与学生细细地聊,也顾不上自己内心的抗拒,周末,坐在家里陪着小女儿玩,我突然觉得自己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白干了,融入新环境是重要,但我怎么忘了自己的初心——做有主见的教师,做哎爱学生的教师?我忘了倾听他们的心声,我在瞎忙。
在教育的岗位上,我们都带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是我们常常会出现善意的“伤害”,只是一味地培育,却忘了他们有着自己小小世界,在那个小世界里,他们有着他们的困难,成就,快乐,痛苦 ……
正如我们成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世界一样,自以为的关爱,却给了他们无法言说的心伤。我们为人师都知道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善于走近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每一位园丁都希望自己播种的种子,能在自己的精心浇灌呵护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人师,何尝不希望陪着学生能够度过他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呢?然而无论我们在哪一个阶段陪伴他们,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走进他们的世界,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俯下身来,一起陪着他们等待花开的那一个盛大绚丽的时刻。
有一位年轻的爸爸,他的女儿三岁。每次他领着女儿逛商店,女儿总是哭闹着不愿意进去。这位年轻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知道他领着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松开时,他才找到了原因。当他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时,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出现了: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在她的眼中,根本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背包,时不时磕破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
蹲下身来,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眼中的世界,俯下身来,我们听到的是孩子世界的声音,在教育中我们也一直提倡换位思考,可是在分数面前,那颗带着爱意的心渐渐失去了耐心,变得急于求成。我们难免以师者的严威居高临上,有时候虽是班规面面俱到,学风浓厚,班风严正,但总有几个学生让我们煞费苦心,不是他们天生如此,只是我们未曾用心倾听过他们的世界。我们制定的要求,让他们跟不上班集体这个大部队,他们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找不到安全感与成就感。对于教育,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她们的声音启迪我们的教育未来之路,我们的教育才会被他们心甘情愿乃至愉悦地接纳。学生才会在我们的教育下有自信,有追求,有奋斗的行动,我们的教师也要每天扪心自问:今天,我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