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评课
一、生字词语学习有新意
本节课的时代背景离孩子的生活较远,课文中有很多难理解的词语。比如“抗日战争、沦陷、租借、大东亚圣战”等,朱彤老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明白。如,在介绍“大东亚圣战”时,朱彤老师说,日本人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扩大自己的殖民地,不仅想要称霸整个亚洲,甚至想要占领整个澳洲,他们将这场战争美名其曰为/大东亚圣战,这里的圣你能给它组个词吗/神圣 但是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吗? 不是,所以这里加了双引号。
二、语文要素落地有抓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朱彤老师围绕这一语文要素,运用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时间去寻找主要人物、主要时间。因为有了这个时间轴,学生的概括就有依据。而把这些时间和事件串起来,又形成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潜移默化中,学生就掌握了这种概括的方法。
三、人物形象感悟有层次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通过具体事件感悟人物形象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中,朱彤老师围绕几个关键事件,梳理出梅兰芳先生宁可放弃心爱的艺术、富有的生活、珍贵的生命,也不肯给日本人登台表演。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也深深印在孩子们心中。
建议:按照文本顺序进行人物形象的感悟,让人物形象的层次更能体现出来。或者按照从最危险到危险的顺序后,再来一个总结,让学生感悟到,梅先生,先是舍弃艺术、再是生活、最后是生命,把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升华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