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听了唐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概括起来,我觉得本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组织教学富有特色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只是课堂教学的保证,更是孩子学习生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从林老师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月时间里,她的组织教学是扎扎实实地在抓,而且抓得很好。她组织教学形式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多种形式的;她组织教学的过程是很自然的,是结合教学展开的。在她的课堂上没有“1、2、3快坐好”这些我们经常用的口语,她的每次组织都是很自然很贴切,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细节里。在课堂上呈现的是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状态,能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二、识字教学方法多样
随着字词的出现,唐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除了让学生注意读好字音之外,根据字形遍儿歌记忆。如:教学“坐”字时,“一个人走进门”“双人坐在土地上”“两个小人坐在地上聊天”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记得牢。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唐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很好。
四、写字过程注重习惯
我们每个老师经常都谈论到,这个孩子习惯太差……其实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受到了他习惯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一个孩子的书写是否漂亮,也和孩子书写习惯有关。课堂的写字教学是培养书写习惯的好地方。如教学“见” 字时,唐老师先让学生观察见在格子里的位置、再示范它的书写、学生描红、学生独立写。在写的时候,不是提笔就写,先巧妙的引出写字姿势,再要求安静写。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扎实。步步注重语文学习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书写的姿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