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学反思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在教学本课时,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还不错:
一、边阅读边理解,尝试表达。
在学习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白鹭的外形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一下白鹭的样子,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接下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和自己的语言比较一下课文语言好在哪里,最后让学生尝试着用课文描写白鹭的外形的语言的模式描写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
二、以问题入手,图文对照,想象理解。
我在学习课文第6至9自然段之前,先提出问题:读课文第6至9自然段说一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几幅优美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阅读课文。这样图文结合很快孩子们就归纳出了“水田钓鱼图”“枝头瞭望图”和“黄昏低飞图”。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品词析句环节注重了自读自悟,但是琅琅读书的用时太少,比较句子去感悟内涵也有点蜻蜓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