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点是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一、谜语入手,揭题激趣。
首先课前猜了猜谜语,顺势出示牛和鹅的图画,首先仔细观察认识之后,提问“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再接着板书课题,齐读两遍后便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作者小时候很怕鹅,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的心里有没有变化呢?赶快捧起书去课文中寻找关键的字眼吧。
2、初读感知 了解故事。
在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后先发挥优秀生的作用,把错误的字音或读不好的句子汇总在班内统一练习朗读,为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完后在班内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内容。在历练中培养概括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结合批注,领悟感情。
潜心自由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出现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是什么心情。这个环节的第一步是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的相关内容中发现。第二步是和同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来达成共识,然后在班内展示,通过交流再次走进作者内心,感受作者的心情,进而在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情感。接着指导朗读,想象着就是自己遇到了非常害怕紧张危险的事情,设身处地地让情感共鸣,能读出作者的心声。不足之处一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多。二是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前面在教学欺牛段落时使用过多的时间,导致后来的时间不足——心情分析得不透彻,就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