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党员书记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今天执教了这堂课,从“他像一座山”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感受人物形象效果非常好。
首先,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小说的情节,并谈一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围绕“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之后与同学交流自己对老汉的认识,提升“他是一座山”。追问“他是一座怎样的山?”
继续引导学生读文,关注环境的变化,结合老汉的表现,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感受到老汉的“令出如山、职责如山、坚定如山、父爱如山、精神如山”的品质,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不过教学这篇课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句子,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入。结尾处如果给学生树立一些优秀党员形象,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像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在人民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而有很多很多,老支书只是许许多多优秀党员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这一点上需要再努力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