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评课
《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知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梅兰芳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
方诗琳老师教学时有以下优点:
一、内容概括有方法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的概括是一个难点,因此,方老师首先教学生抓主要人物的概括方法。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概括另外两件事情。在三件事情概括清楚之后,又让学生借助关联词将这三件事情连起来,看似不经意的小设计,就让学生顺利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二、词语理解有梯度
在体会“中华不振”这个词语时,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房老师先让学生考虑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然后又用图片来展示,当时中国人所受的屈辱,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不振。最后巧妙地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的叙述,很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语言的重新构建,对学生是一个有意思的挑战。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