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的评课
一、精巧的字词教学
朱老师老师在字词教学中设计得十分巧妙,每一组词语各有目标指向。第一组词串,不仅帮助学生正音,读准了多音字,还让学生用这些词语来介绍梅兰芳,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不仅初步认识了梅兰芳,也是对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的复习与巩固。第二组词串和故事背景有关,学生读准了这些词也就读懂了当时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带来的迫害,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
二、精致的阅读教学
《梅兰芳蓄须》是紧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后的略读课文,旨在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有条理地组织多件事,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课,就是对这一概括方法的实践与练习。教学中,朱老师精准地把握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循序渐进,在扎实有效的训练中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朱老师以时间轴为支架,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分别概况梅兰芳在不同时间所做的事情,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了课文,也把长长的课文读短了。再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环节中,朱老师的引导可谓层层递进,先让学生看着时间轴说说主要内容,再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将时间词概括为“抗日战争时期”,还用上“不仅……而且……甚至……”等关联词,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概括课文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语言也越来越精炼,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朱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梅兰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语言文字中,走进人物。朱老师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品读梅兰芳面对日本人时的语气和神情,对比感受他和戏园子老板缺钱时的不同态度,关注他蓄须明志的决心等等,学生在一次次朗读中,一次次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体会到梅兰芳为了国家,可以舍弃钟爱的艺术、富有的生活,甚至宝贵的生命,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