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0-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恬

《寒号鸟》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说明了懒惰没有好结果,勤劳才能创造幸福。整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涵

老师的这堂课就整体而言是比较成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细节处理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下面我就将自己在本次听课中的一些感受作如下评议:

一、快速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老师由句子“每到冬天来临,有一种动物总会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这是谁在叫?”引出课题——寒号鸟,指导读好“号”这个多音字。然后由句子“寒号鸟重复着哀叫:哆啰啰,哆啰啰。”理解“哀”字,先是让孩子猜猜怎么叫,然后从字理上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抓住情感主线,教学层次分明。

同样一堂课,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上法,同样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可能有一百种解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本文的情感定位在对比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上,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感主线。将感情目标分成:“整体感知、初步体验;感情朗读、逐层体验;引导想象、升华体验”三步达成。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三、“读”中感悟,升华内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篇文章中的对话共两次,比较适合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师抓住这一文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同桌互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了解文中两位主人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使读与悟、品与思并重,且对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尽量让学生在每一次的读中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体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