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教学材料特点鲜明,以大灾为背景,以大爱为举措,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人物的光辉形象。老师在这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倾向于暴雨和洪水,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体会情势危急,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加深来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的体会。然后找出村民们是怎么做的﹝惊慌失措﹞。这一课的教学也就为下一个课时埋下了伏笔。为下一课时老汉面对灾难,镇定、理智、博爱奠定了不可缺少的背景基础。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老师抓住“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这一大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品味。
总之,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结合说话,写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