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0-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倩倩

听了两节三年级的课,下面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整体解读,童话教学有层次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从单元整体角度而言,赵老师的这节课立足于童话单元,解读透彻、层次清晰。首先,老师以童话导入,童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题材之一,聊童话再讲童话,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说说故事梗概。那么如何进行童话教学?课上,赵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小女孩擦亮火柴后看到了什么”为大问题展开,在这美好的画面中,带领学生感受想象的丰富。童话中奇妙的想象让学生们走进文本。文本如何展开想象?老师又一次立足整体角度,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为什么会看到这些画面?是否可以打乱顺序?这样的提问勾连了童话阅读、童话中的想象、文本语言与思维的碰撞。由此让学生感受童话中的想象丰富、有依据、有层次的特点,让童话里的想象更生动地呈现于课堂,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阅读童话的支点。

正如“单元整体教学”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而是把语文要素合理分解到单元内的每篇课文中,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

二、指向单元,语文要素有落实

三上的童话单元引导学生由读童话到编童话。在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单元结构组织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勾连上下”、“环顾左右”,各要素关联好,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适切的能力发展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旨在在学生和童话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赵老师的这节课的目标指向单元:“关注美好画面,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初步感受小女孩命运悲惨,体会想象有依据、想象有层次”,在教学中,赵老师依托单元指向,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学生在学习中听、说、读,在感悟童话丰富的想象中思、辨、悟、品,文本与单元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学与语文要素的扎实落实,都很好地呈现了单元整体、语文要素的教学思考,给我们更多启发。

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赵老师的这节课立足童话单元,紧扣“想象”,为学生学习童话、更为后续的编写童话提供支撑。以上是我的个人想法,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大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