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我有幸聆听了张丹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教学中,她紧扣单元主题,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一、识字方法多样。
张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复习生字词,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记忆生字,巩固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了兴趣铺垫。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通过在黑板的上方画了简笔画“高山”和黑板的下方画了“小溪”,然后在高山和小溪旁边写上“飘”和“漂”进行比较。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张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二、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张老师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扎实地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这样在读中感悟课文,读中理解了词语。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如课中有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小老师跟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