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
12月17日下午,在薛家实验小学奥园校区观摩了潘虹老师执教的《月迹》一课。潘老师入情入境地教学不仅使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而且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老师。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评一评潘老师的课。
第一,诵读中感悟语言之美。本课出自现代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文中有不少的叠词和儿化音。潘老师能准确把握这些语言的价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叠词和儿化音的音韵美。例如,在叠词“累累”、“疏疏”等词语的教学中,潘老师先是让学生读准词语,接着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叠词的作用----加深程度,强调特点,最后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叠词的音韵美。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二,情境中感悟文本之趣。情境教学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潘老师入情入境地教学将整个课堂教学推到高潮。在“追寻镜中月,感受动态美”、“欣赏院中月,体会静态美”之后,潘老师趁热打铁,创设情境,让学生继续“述月之趣”。学生续写“这院中的月不仅在头顶,还在......” 更妙的是,潘老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能给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奇妙的想象加上潘老师精妙的评价将整个课堂的氛围推向至高点,师生仿佛真的在院中赏月、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