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12月,常州市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如期开展,调了一整天的课,奔赴现场,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一、四年级的写作课。
循循善诱,以主线growth tree 串联整个写作时空,在小分话题的不断变化中,内核不变,目标不变,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一句话:写作,可以很简约。
二、五年级的写作课.
按部就班,亮点不足,我们的日常课,大部分环节,可以做到,少了精致的写作评价环节。一句话:写作,按部就班来就可以。缺点:学生语言输出时,不太美观的朗读,是个败笔,是日常课老师引导的缺失,还是舞台紧张感的凸显?不得而知。
三、六年级的写作课。
首吃螃蟹。六年级的写作课,以戏剧的形式推行,场景分配,旁白创生,表演压轴,几个环节老师都游刃有余,学生表演也是落落大方,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完全调动开,是一堂以生为本的课堂。
困惑:写作课,可以有,但是不能搞得太禁止,如,四年级的写作课,其实还是把课文的语言,换个壳,复制黏贴而已,关键看你黏贴得准确度如何,高年段的写作课,以规范为主即可,过分强调创生,优美,学生那里来的语言?万里长城,没有砖瓦可不行,小学即是打底色的时期,不求精彩连篇,但求平稳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