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终于有机会聆听王华老师的课堂,让我走进王老师,走进令人期待的课堂。王老师的课堂轻松幽默,师生交流自然,并且干活满满。作为一节Checkout综合板块教学课,本节课以节日为主题,进行文本重构,活动设计由读到写,推进自然且有效,并且补充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让学生不仅了解节日主题,还深入了解到节日的主题意义。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在师生交流中,王老师问“What is coming?”,学生答“Christmas”,“New Year’s Day”,“Winter Holiday”,自然地引出holiday和festival的主题。通过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主动思考。这种方式较新颖。
二、关注思维,激发思考。王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如问题“Can you divide them
in different parts?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 holiday, what questions can you ask?”再如鼓励学生思考能从哪些方面谈论节日等等。学生在一次次的开放问题中,思维更加开阔,思维品质更加高。我想在日常课中,王老师肯定也是特别关注学生的思考。
三、资源丰富,拓展视野。王老师这节课信息量非常大,如email的内容很丰富,最后又补充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我相信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有丰富的语言输出。
四、巧妙设计,滚动复习。这节课不是简单地把重点知识反复练、机械练,而是在一个个梯度性的活动中,不断巩固运用。如王老师将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将来时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巩固运用。
总之,王老师给我们年轻老师展示了一节有思考、有深度的研讨课。作为年轻教师,我要有勇气尝试、探索新课型,多琢磨教学活动设计,多打磨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