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张丹老师和赵丽倩老师的两节班队活动,收获颇丰。 总的说来,师生的精神面貌、目标落实、德育渗透都做得比较好。现在我就赵老师的《萝卜“开慧”啦》主题队会,来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赵老师的班队活动做到了四个“有”。
第一,有方法。班队活动题目定为《萝卜“开慧”啦》,活动中赵老师安排的每一个板块都十分恰当。从“种萝卜,观察日记”环节中,展现学生创新的智慧;从“了解萝卜品种,萝卜手抄报,萝卜儿歌”环节中,展现学生实践的智慧;从“凉拌萝卜丝”环节中,展现学生分享的智慧;从“腌萝卜干”环节中,展现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智慧;从“萝卜雕刻”的环节中,展现学生创造的智慧。
第二,有价值。本节班队活动与食育相连接。华师大周念丽教授说:“食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孩子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加深对健康、营养食品的了解。”赵老师让学生们在教室里亲手种植萝卜,并在活动中让学生以绘本的形式展示了观察日记,从一开始的选种播种,到种子发芽,到给萝卜取名、装饰萝卜的家,从对比观察,主动询问别的班级叶子长得快的秘诀,到间苗的不舍;从只长叶子不长萝卜的疑惑而自主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所在;从萝卜叶子开始发黄到最后的丰收,在一系列过程中理解了种萝卜的不易。
第三,有推进。本节班队活动在环节的设计处理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上,还有主题核心大问题的推进上,都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 层层递进, 不断拔高。孩子们的能力在交互反馈中间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例如在校查阅资料自行探索种植萝卜,在校外走进萝卜基地亲身实践,孩子走进教室和走出教室,有变化。从生活中出发,使学生获得成长,有所收获。
第四,有成果。这次班队活动,赵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质疑、去课外收集大量关于萝卜及其种植的资料解答自己的疑惑,做到了食育与科学领域的整合;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做到了食育与语言的整合;学生交流萝卜的营养价值以及关于萝卜的菜肴,做到了食育与健康领域的整合;学生完成萝卜雕刻创作,做到了食育与艺术领域的整合。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的来说,这次的班队活动汇报十分精彩,赵老师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活动过程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