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一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1-0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旻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两问:

一是我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本课我是运用观察插图法、情境教学法、音乐感知法、朗读感悟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合作探索能力。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没有全注音的课文。重在培养孩子,通过观图、朗读、理解感悟去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课堂教学两问:

一是我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是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意味着什么?

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易错字音及时纠正。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短暂,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巩固,老师的反复强调去实现易错字音的正音。

在课文理解中,有的孩子对不太明白小蜗牛几次出门几次回来,出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我通过顺序图式的板书实现教学。给孩子更直观的图示便于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中对于角色扮演,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做到,我先是师生合作分角色读,我当蜗牛妈妈,男生当小蜗牛,女生读旁白。然后找读书比较好的孩子去示范读,最后通过同桌互助分角色读,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要充分根据学情去调整并改变教学方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