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主题班会课,主字打头,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指导孩子学习。既然是班会,班会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参与面与教学效果是呈正比的。当然,这里的参与面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多让学生动脑。主题班会课,他是一门课程,我们就要看重课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共鸣,所以,我就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张丹老师这节课的看法。
一、张老师的课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这节班会课把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了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看到了张老师将课堂延伸到了生活中,课前的资料收集、各项准备活动,课中的交流,这样就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了,有着更广大的学习场所:校园、家园。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更是不言而喻。张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激发起内心的感悟,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队,使活动的开展更有序。
二、学生的参与面很广
张丹老师尽量的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这些不仅仅是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精神层面的提升。当然,张老师还采用了小组讨论再到交流反馈这些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中提升思想方面的参与。
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教育性很有实效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张老师每个教学资源的选择都是有针对性和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比如:T台秀、蛋壳画、烹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总的来说,我认为张老师的这堂班队活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