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而忙碌的期末复习期间,沈彩虹工作室的张丹和赵丽倩老师勇于承担,精心准备,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班队活动现场。孩子们充满童趣,师生间温馨互动,为寒冬增添了几分温暖。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赵丽倩老师的“萝卜开“慧”了!”这次班队活动进行简单的点评。
1、育人之“慧”。赵老师没有生硬地说教,在活动中育人,让孩子始终在情境中学习、实践、体悟,明白道理,收获成长。从师生共演情景剧,研究种什么?泥土的选择,到队员在种植萝卜的过程中写下观察日记或感受,在实践中分享、交流种植背后的故事,收获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主动思考,启发智慧。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趣事,所以整个活动中的生生互动也是比较充分的,比如在菜肴分享、品尝环节,学生能从多方面进行点评。在交流如何宣传自己的腌萝卜时,学生也说出了各种方法,大方自信,充满积极性和热情,整个活动中学生参与度较高。
2、选材与设计之“慧”。本次活动结合三年级的食育课程展开。如今的孩子们缺乏这种与自然最质朴而真实的接触,通过这次食育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孩子们既能认识常见的食物,又能亲自参与食物的耕种制作。赵老师又能从萝卜这一小切口精准切入,进行深挖,有一定的价值。活动中的环节依次推进,形式多样,从种萝卜到分享萝卜成长记,再到以手抄报的形式介绍同学们认识各种不同的萝卜,改编萝卜儿歌,最后展示菜肴,宣传介绍,环节有层次。另外,教师能依据学生年龄段特点进行设计,二三年级的孩子特点是充满童趣,他们常常会在课堂中给你惊喜和意想不到的答案。教师在板贴、道具的选用上,以胡萝卜的形状进行板贴,孩子的服装等等,让整个课堂氛围充满趣味和温馨。本节课,队员的活动始终围绕活动目标依次展开,教师的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
3、活动充分展现了小队成员的智慧。他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种植需要好的时机,恰当的方法,在写观察日记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热情和能力:在改编萝卜儿歌时,他们开动脑筋,提出创意;制作萝卜名片时,更是奇思妙想;萝卜T台秀时,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自己创编动作,提高了小队领导和组织能力。整个活动都离不开孩子的智慧。
本次活动的小建议是,时间把控不够恰当,可以适当删减环节,比如:宣传萝卜可以放到后续系列活动中独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