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评《雪地里的小画家》
发布时间:2021-01-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建妹

《雪地里的小画家》评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何倩老师的这堂课灵动中有着智慧,有着冷静,犹如一朵悄悄开放的玫瑰,引领着12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也让我体会了一把当一年级小朋友的感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校园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以此来引导学生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老师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1、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了解雪地里都来了哪些小画家?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2、通过自读,边读边思考它们都画了什么? 3、在此基础上出示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请学生贴一贴。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点。

     三、落实双基,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新课标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在本课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和句式的训练。如在导入部分让学生看着图片运用上面出示的句式来说一说,其中有这样3个句式“雪地里来了(   )、(   )、(    )(    )。”、“雪地里来了(    )、(   )、(    )还有(   )。”、“(   )、(   )、(    )和(    )来到了雪地里。”这无疑也是积淀学生的语感。

    四、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在了解“冬眠”这一现象,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不会来参加。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他们努力从脑中搜索着生活经验。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些不尽完美之处,但瑕不掩瑜。作为一名新老师,老师的课无论从视觉、听觉上都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我从心底里觉得:每一次听课,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评课,都有不同的体会。学无止境,果真如此。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