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课是抒情散文,描述了乡下孩子通过屋顶上的小小的天窗产生的丰富联想,天窗就成了孩子们雨天和夜晚唯一的慰藉。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时,我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假设我们在一个封闭的房子里,只有屋顶有一个方形的玻璃窗,你会想到什么?会做什么呢?同学们跟着这个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接着我们今天跟随茅盾爷爷一起看看,他在这样的环境里都做了什么?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对文章的重点句子,我让学生围绕这个重点句子的上下文,反复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思维相接,再根据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闪电的形状,云朵的变幻多端等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理解了小小的天窗是雨天和夜晚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借着这个天窗,作者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也跟着作者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自然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句子。
但是个别想象力不好的学生理解不了文本,没有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面对这样的学生没有照顾到,下次应重点点拨这样的学生。
另外我对写作手法指导不多,下次应在讲解课文的同时,照顾到写作技巧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