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宋宇

    《天窗》教学反思

  《天窗》这篇课文笔优美、感情诚挚,课文表面看似简单,实则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因为写作时间久,所以对于现代的孩子们来说,其中的深刻含义,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并且增设情景来锻炼孩子们的感悟能力,进而体会作者寄予《天窗》一文的特殊情感。 在教学中,我借助特色语言激发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针对其中的重难点,运用演化迁移、探发掘、合作交流、揣摩想象、模仿朗读等方法,将孩子带入文本的情景中,使他们受到心灵的熏陶。
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这篇散文,离孩子们的生活久远,他们可能体会不到文中孩子的感受。因此,我一开始先让孩子们看大屏幕上的画面这便拉近了孩子们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兴趣。我让学生提出自己搞不清楚的问题,对其中一些简单的问是我让其他孩子为我们讲解,我进行适当点拨。而有一些较难的问题,又是课文的重点,我让孩子们组成合作小,共同学习研究。如:“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我要求孩子不仅要说出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同学们开始时畏畏缩缩的,可自从语文课代表先发言,并得到老师的加分后,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有的找出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有的找到关键性字词进行分析,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紧接着,我又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想象练习:1.课文中没有写清这雷、这电、这雨、这风怎样猛烈地扫荡这世界。我就让学生看多媒体画面,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2.设计一个多媒体画面:弯弯的月儿挂上夜空,周围星光点点,我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最后对于开始的问题“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我又组织孩子们或看板书或看大屏幕,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以此来结束整堂课的教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