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下午,三到六年级语文老师到奥园校区录播室,聆听了李雯和徐佩两位老师的语文课。两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六年级下册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的教学,短短一周的准备时间,两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教学范例。我听后收获颇丰,现从以下方面进行简单的评课。
一、品悟人物形象时有方向。《腊八粥》一文,借助腊八粥这一线索,实则是为突出八儿的可爱与童真,勾勒出作者内心深处那份关于故乡童年的那份美好与温情,从而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徐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品读语句,感悟细节描写,从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体会。如:“进进出出”“眼睛可急红了”分别从动作、神态的角度体现出八儿的迫不及待,后面八儿对粥里有什么的猜想,从心理的角度展示八儿的天真可爱。
二、品读文本语言时创设情境。沈从文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无华、贴近生活,同时又生动传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做最客观、真实的描述,具有地方特色。本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个场景,其中等粥详写,喝粥略写。徐老师在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松劲”一词,感悟文本语言的乡土特色。另外,抓住人物对话,以师生分角色读、对比读等形式,品味文本回环复沓的描写方式。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是主动而积极的,与教师的互动也是亲切自然,可见徐老师平日课堂的良好质态。
三、教学设计时勾连单元整体。本单元以风俗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感悟不同的民俗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在教学时紧扣单元的人文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讲到制作腊八粥的材料时,与前一课《北京的春节》勾连,使得教学有秩序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