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我校两校区语文老师们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了两位六年级老师的优秀研讨课。特别是徐佩老师上的《腊八粥》令我印象深刻。
徐老师在这节课中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那个年代。教师按照等粥和分粥两个点进行模块教学,让学生们去品悟人物形象,并抓住动作、眼神、对话、心理品读关键句子、字词。下面我简单说说这节课我的感受:
1、教师品悟人物形象有方法指导。
2、品读文本语言时能创设情境。
3、学习任务设计时能联系单元整体。
当然,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还可以再改进一些,这样更符合我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读对话部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这里的省略部分是被妈妈打断的,读的时候可以演得更生动。母亲和孩子对话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橘色扮演,读的老师可以边读边咂咂嘴,让孩子们联系想象,让画面更加生动。
同时本课文本脱离孩子们的生活,学生可能感受不到当时人们盼腊八粥的心情,我觉得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上应该着重让孩子体会参与感,让孩子再深切地过一遍课文内容,这样才能让《腊八粥》成为一篇值得回味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