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唱乐曲,谜语导入
课前歌唱种太阳,放松气氛,同时与新课进行联系让学生对“太阳”抱有求知欲。再猜谜语导入新课,教学生字“太阳”。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让小朋友记住这个生字。开篇的导入有趣味性,符合低段的教学。
二、创建氛围,随文识字
初读过后,通过句式训练,让小朋友学会找关键词,将课文读短,找到太阳的不同颜色。再逐段进行教学。课文篇幅不长,但有四个季节,四种颜色,四种特点,所以教学词语较多。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如教学“颜色”后,认识新偏旁页字边,拓展很多种颜色在一起就是五颜六色。教学“香甜”时让学生想象走在果园里有什么感受,看看香甜的水果,观察香甜的字形。教学“校园”时,理解木字旁的含义,情景式词串认识校字。多样的识字方法,给学生抓手与铺垫。低段的小朋友对学习就更加有兴趣了。
三、朗读感悟,由扶到放
提出大问题: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太阳,读给小朋友们听。让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进行随文识字。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个位到小组到全班,层层深入朗读,提高小朋友的朗读兴趣。整篇课文教学后,通过句式训练结合板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课文,再让学生观察板书,学会分类整理词语的方法,最后教学完后,让小朋友自由画一画,说一说还想画什么颜色的太阳。由课内到课外,句式的指导,方法的指引,更利于小朋友发散思维,培养想象能力。这样,由扶到放,让小朋友掌握学习的方法,语文课的趣味就体现出来。
不足之处:放手还不够,以我讲为主,还是应该多放手,让学生多发言。
在教学“彩色的太阳”这一段时,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并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四字词组描绘春天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这样既有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有再造想象的升华。这样的环节可能会更好。
对于“因为”的教学还可以更好: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联系生活,用因为造句,如他没有来学校,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因为....所以....”是关联词,最后回到课文,小画家画了四个颜色不同的太阳是什么原因呢?由词语中来,到课文中去,这样的教学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