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绿色的祖国》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超群

《绿色的祖国》教学反思

  《绿色的祖国》歌曲为C大调,二四拍,二段体结构,由著名诗人管桦作词,著名音乐家郑律成作曲。全曲节奏规整,旋律以小跳、级进为主,乐句与乐句的连接有时出现四度跳进,使整首歌曲颇具进行曲风味。

    所谓好事多磨,想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的研究教材之外,还要研究学生,不断试上,确定课堂目标、内容,细化课堂上的流程。我的教学设计在磨课中,改了好几次,效果也是越来越好。当整堂课上下来的时候,评课的老师说我是课堂的有心人,说我的课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说我的课扎实,我很高兴,当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比如教学细节还需注意,特别是学生声音的训练,要让学生学会用轻声高位置的状态去唱歌等,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说说我从准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中的,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课堂要体现生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下可让我难住了,所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就在想哪些方面可以体现这些观点呢?后来我想到在歌曲学习的部分变老师提问为学生提问,还有就是在歌曲表演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为歌曲设计动作进行表演。可能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稚嫩,可能学生的舞姿不算优美,但是如果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我想学生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的教学也会变的格外轻松。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始在设定情感目标的时候,我主要是让学生从歌曲当中感受孩子们雨后踩水的快乐心情,试上后发现这个目标对于整首歌曲的内容来说显得有些浅了,并且课堂气氛显得有些平淡。于是,在研究了教材后,我抓住了“山里孩子”这个主人公的特点,配合图片动情的跟学生讲山里孩子的教学条件很艰苦,学生上学要走冒着风雪走几十里的泥泞山路,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们不但不害怕,反而学会了在困难中寻找快乐,真是快乐又勇敢的小娃娃。这样,学生一下子引起班级很多外地孩子的共鸣,对本地孩子的心灵也有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情感达到了较高的层面。我又将这种情感作为一条情感线,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使课堂流程更加流畅,完满。

  三、课堂设计的前后贯穿。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有效课堂成了很多教师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每个课堂教学环节都要做到“有效”,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努力使每个环节的小意图最后成就有效课这个大目标。在导入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风雨雷电的声音,并让学生看好老师的手势,以此控制声音的大小,这里既创设了课堂的气氛又锻炼了学生声音的控制力还为歌曲处理时象声词处力度的渐强打下铺垫。在节奏练习的时候,我让学生用脚模仿我手上的动作,并且打出节奏,这些节奏正是学生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混淆的两条节奏,这个环节也为歌曲的表演打下铺垫,为课堂气氛的活跃也出了力。

  在一次又一次的教案修改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也感觉到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老师们指出来的学生声音的训练,我也会根据他们说的,不断地去寻找解决方法,争取使自己的课堂不断的向有效课堂迈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