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是统编版教材三下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依次讲了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文化遗产等,激发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本文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借助对桥的描绘,其实是为了赞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其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其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上课伊始,让学生猜猜我国有历史代表性的桥梁,也引出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借助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知赵州桥,并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在讲到桥“雄伟”这一特点时,桥长50多米,我告诉他们,大概有7间教室连在一起,宽9米,大概有1间半教室连在一起,十分形象。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其雄伟的特点。
本课要积累两组关联词,“既……又”“不但……而且”,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关联词表示同一事物的两种特征,并用它来造句。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句时,我的方法比较生涩。考虑到,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到过渡句这一概念,在教后反思中,我觉得可以先问问学生,联系下文说说,第三小节主要写了赵州桥什么特点?学生会说到“美观”,接着教师追问:“那为什么这句话要说到坚固?”从而得出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