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宏露

《赵州桥》反思

《赵州桥》全文结构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概括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等相关情况。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课文第四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总结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其中,第三自然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一个过渡句,承接上文赵州桥坚固的特点,引启下文赵州桥美观的特点。课文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楚,结构严谨。为了让学生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和好处。我将本环节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逐步引导。

第一步,理解关联词。教师范读“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引导发问:“这句话特别的有意思,你感受到了吗?”学生敏锐地捕捉到运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教师相机联系到昨天学习的另一组关联词“既......又......”让学生体会这两组关联词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于是我提供了两个例句,“他不但长得帅,而且很聪明。”和“他既长得帅又很聪明。”学生在例句中感受到“不但......而且.......”侧重于后半部分,“既......又......”是两部分都着重。教师总结,“不但......而且.......”是一种递进关系,“既......又......”是一种并列关系。

第二步,理解过渡句。首先,教师发问:“根据刚才的分析,猜一猜这一段是重点描写赵州桥的哪个特点呢?”接着,指名读第三小节,验证猜测,这一段着重描写赵州桥美观的特点。然后,教师通过发问引起“矛盾”,引发学生思考。“这段话是围绕赵州桥的美观来写的,第一句为什么要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而不是写‘赵州桥非常的美观’?”学生逐渐感受到前半句与前文有关,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体现了赵州桥的坚固。最后,教师相机教学。这是一句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下文写赵州桥的美观。这样的过渡句是使课文眉目清楚,结构严谨。

三年级的学生能写好一段话,却很难写好一篇作文。因为他们还缺少严谨的思维和谋篇构思的技巧,所以作文往往段落之间各自为营,没有联系。使用中心句和过渡句就是构思的基本方法,也是必须掌握的语文要素。学生只有在课文中体会到它们的作用和好处,才能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之中。因此,利用课文范例教学尤为重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