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The Pig’s Backpack》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执教的是绘本《The Pig’s Backpack》,本绘本选自攀登英语阅读系列之有趣的字母。故事大意是:小粉猪准备去野餐,它往背包里装满了梨子、桃子等好吃的东西,但最后背包破了,东西丢了,粗心的小猪没得吃了,出乎意料的结局给学生带来欢乐。绘本中出现了很多含有音素/p/的单词,如pear, peach, potato, peanut,picnic,backpack,poor等,学生在体验阅读的快乐之余还能够引发思考,体会字母p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节课前,已经学会唱26个字母小诗,初步了解26个字母的音素音。并且在三下第二单元已经学过字母p的发音,能归类含有/p/音素的单词。在以往的词汇教学中,我也会渗透一些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程度较好的学生能理解一些拼读规律。此外,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绘本,学习兴趣浓厚。理解绘本的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简单,但发现语音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拼读单词有一定难度,并且运用单词和核心句型复述和表演文本也有难度。
立足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扮演字母,复习交际用语,回顾字母音和音素音。
2.通过阅读文本、自主读词和图文匹配,聚类学习含有p /p/音素的单词:pear, peach, potato, peanut,渗透拼读规律;通过魔力眼游戏,巩固单词的音形意。
3.通过听读文本,初步感知动词puts,提炼核心句型The pig puts a/some...s in the backpack;通过看图说话、表演,加强核心语言知识的运用。
4.通过想象故事的结尾以及小猪会说什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通过跟读再次阅读绘本,强化对核心词汇、句型以及文本的理解。
6.通过小组表演绘本,激发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再次巩固语言知识。
7.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分享阅读后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三、教学目标达成分析
针对教学目标一,我采用了唱字母儿歌和扮演字母的活动。学生能较熟练地唱跳字母,能准确地说出一些字母的音素音。
针对教学目标二,首先,我通过一个核心问题“What’s in the backpack?”,让学生第一次读绘本,圈出单词;其次,通过小组读单词,全班学习新词,渗透拼读规律;然后第二次读文本,图文匹配;最后,通过魔力眼游戏巩固单词的音形意。通过4个活动,学生能初步掌握4个单词的音形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体会单词的拼读规律。
针对教学目标三,我通过听文本,理解“puts”的意义,从而学习核心句型。通过教师示范,小组表演,学生能初步表达核心句型。通过这2个活动,学生能运用核心句型看图表达,但是a和some的准确表达还不够。
针对教学目标四,通过想象故事的结尾以及小猪会说什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能看懂故事的幽默之处,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故事的结局。同时,学生能体会小猪此刻惊讶和伤心的情感,在这个情景下运用“Oh, my god!”, “What!”等平时积累的语言。
针对教学目标五,通过朗读指导,学生能体会小猪心情和表情的变化,较生动地朗读并模仿绘本。
针对教学目标六,通过小组表演,学生能在教师示范和小组合作活动中,较生动地表演绘本,综合运用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针对教学目标七,通过自由讨论,学生能表达对这本绘本的看法。
四、磨课经历
本节课我试上了两次。第一次试上的主要问题是我对绘本教学的定位不清晰。我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会拼读“peach,peanut和pear”这3个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虽然我教得挺仔细,但是让学生尝试自己拼读还是有困难,因此在教单词环节花费不少时间,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第二次试上我把本节课目标定位在了解绘本内容,体会趣味和感知拼读上,整节课都是围绕绘本主题展开,通过阅读让学生感知绘本中p的音素,归纳单词。阅读后能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对于字母p的音素练习就放到家庭作业中。这次出现的问题只要是细节上的,如6人小组活动操作起来比较乱。应该师生先进行示范表演。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我的亮点是:1.问题导向,环节清晰。我通过“What is the pig going for?”、“What’s in the backpack”、“Can the pig have a picnic at last?”这几个大问题着手,让学生整体了解故事内容;通过“What do these words mean? Match words with pictures.”“What does puts mean?”“What will the pig say?”让学生进行细节理解。2.朗读指导,增加趣味。虽然这个绘本是一个陈述性文本,但是故事内容是比较有趣的。因此我让学生体会小猪的心情的变化,模仿表情的变化和语气的变化,增强朗读和表演的趣味性。3.拓展练习,巩固音素。通过听录音排序,巩固单词的发音和意义;通过拼读单词,让学生理解老师上课教的拼读方法;通过听录音完成单词,最终落实到写上。由于课堂时间宝贵,所以就当成家作。
本节课的不足是:1.缺乏情境,过渡不自然。本节课开门见山呈现绘本,比较生硬。2.重心没有下移。教学活动主要是老师带领学生学,比如小组表演的形式还不够开放。3.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回应和评价不到位。
重建:1.重新设计组织过渡语言。2.表演环节给学生A和B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