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反思3月
发布时间:2021-04-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小芬

 

玩是孩子的天性,合理地利用好这一特点,可以更加有助于教学,本课关键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玩好这一课,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变,使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在有意无意的拓印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适当添加,形成有趣的图形。

兴趣、情感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被重视和需要激活的。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比学习知识技能技巧更重要,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也是学生相信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教学实践中,本人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所以我在上课前就以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听说“唱儿歌”很是高兴,这样自然而然就引入了主题,让学生明白此课是有关于手的绘画课,接着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的手都能干些什么呢?”教师有意识地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明白我们的一双手能干很多的事,“不但能拿画笔,它自己本身也可以当作笔来画呢。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又在学生的好奇心下进行示范,先在手上涂上颜料,然后在白纸上压印,一个个美丽的手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教师亲自示范在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形式出现讲说或看图片等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特别是有些孩子可能出现怕颜料脏的心理,学生马上被排除了心理障碍,赞不绝口,并且产生了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冲动。紧接着,为了满足学生的动手欲望,让学生自己进行手印拓印,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拓印的方法。

这时学生玩得肯定很是开心,一时要他们停下来很是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利用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坐回座位,并在讲故事中穿插添画技法,使一个个手印变成故事中美丽的形象。这种故事变形玩乐很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快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正所谓“信其道而乐学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好奇和兴趣的支配下,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从而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