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4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21-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韩翠

4月8日今日聆听了两位三英组的新教师史钰和王煊的随堂课。两节虽教学内容相同,但课的设计却完全不同,由此可见,现在年轻人的自我追求都很高,下面就两节课谈以下几点感受:

1. 重常规积累因本学期,三年级将迎来最重要的比赛,新北区三年级整班朗读比赛,所以三年级的老师们都非常重视phonics的音素小诗的朗读,每节课前,师生都能一起朗读音素小诗但语速还可以加快一些,个别单词的发音还需纠正,如grass,lion,mouse等等,而且动作的指导还要加强。

2. 肯学习、勤思考。两位老师都是肯学习、会思考的老师,两节课导入部分各不相同,史老师采用的free talk形式,与学生在自由交流中引出新词bird的教学。王老师则以一首in,on,under的歌曲导入介词的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3.重心下移不够。两节课的课堂常规都非常好,但老师控制的较多,开放度不够。总是师问生答,一对一较多,可以放手生生互动,或小组活动。

4.朗读指导不够。Story time的朗读过程中,老师示范和指导还不够,应该帮助孩子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加上表情、动作演出文本。如最后一幅图,老师可以问一问学生,图中小朋友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如此开心?由此可以让学生用开心的语气读出并理解小鸟回到大自然的喜悦心情。

5.资源捕捉的意识不够。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较多,但是老师没有及时捕捉,特别是错误的资源,老师往往忽视掉。如学生回答The bird is on the tree.这时老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纠错的机会,直接说Its on the tree.其实这个错误资源出现的非常好,完全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in、on的区别,并进行渗透教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