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评课
5月13日下,有幸聆听潘虹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一课。《田忌赛马》是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潘老师的教学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思维”,体现阅读“有道”,思维“可视”。
一、设计教学活动,解码思维。
潘老师抓住教学重点,借助图表,设计教学活动,解码孙膑的思维。首先,默读课文内容,借助对阵图说一说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接着,溯源田忌获胜的原因,在于孙膑的出谋划策。然后,聚焦孙膑的观察和思考。学生根据之前比赛的对阵图和教师提供的马脚力“排行榜”,梳理出孙膑的四点发现:齐威王出马顺序不变、两方的马脚力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同等级齐威王略胜一筹、田忌优等马可胜齐威王低等马。根据这些发现,学生还原孙膑的思维:权衡取舍,调整顺序,以舍弃第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获得另外两场比赛的胜利。学生梳理清孙膑的思维过程,也就探究出了获胜的原因,明白孙膑的获胜不是靠运气,而是通过观察、比较、推理。
二、创设体验情境,实践思维。
转换角度,再说孙膑思维。潘老师巧妙创设对话情境,带领学生穿越前年,再现田忌和孙膑的对话。师生对话使学生成为情境中的人,将思维以对话的方式落实。潘老师提供语言支架,“田将军,之前我们跟齐威王赛马总是输。今天,我有办法能让你赢,我发现……我决定……”,明确学生的对话内容聚焦于孙膑的发现和思考。学生通过情境对话再次内化孙膑的思维过程,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实践和提升。
三、提供阅读链接,拓展思维
课文学习内容结束后,潘老师提供《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篇阅读文本,让学生继续阅读并分析孙膑的思维。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走出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