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我们五年级老师们一起聆听了蔡亚波老师执教的五上《Unit7 Chinese festivals》checkout time一课。蔡老师语言功底扎实,经验丰富,课堂推进井井有条,让我印象深刻。
课堂上,蔡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歌曲复习12个月份,接着通过头脑风暴、同桌互动等环节复习与月份、季节和节日相关的重点词句,讨论传统节日,并且从绘本中学习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Dragon Head-Rising Festival, The Tomb-Sweeping Festival等更多传统节日,及节日活动的表达,丰富学生语言。最后,蔡老师通过指导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写一写喜爱的节日。整节课节奏明快,脉络清晰,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
本节课让我印象深刻,值得学习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1.教学设计精细,有梯度和深度。蔡老师从头脑风暴到讨论书本的节日,再到读绘本丰富语言,及最后语篇输出,蔡老师从听说读写角度多维设计。2.以学生为中,课堂参与度高。无论是同桌交流、学生带读绘本还是小组合作寻找信息等,都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体。3.浸润传统文化,智慧与情怀同行。学习讨论中国传统节日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而课堂结声关于节日的寓意的阐释更是明确了这一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自信。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我往往更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的教育。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把情感态度的发展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小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学习和思考关于此方面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增加自然、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