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蒋敏菲老师的课
薛家实验小学 查红妹
今天非常感谢蒋老师的辛苦付出,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Project2复习课,也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交流分享我听课的一点感受。蒋敏菲老师是去年新进我们学校的新老师,蒋老师入职时间短,但是成长的比较快,蒋老师温柔恬静,教态自然亲切、课堂收放自如,如一缕春风,娓娓道来。本节课教师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的夯实,重视文化品格的渗透。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从深度学习的视角立足学生立场,转变内容立场,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更好地为学生进行自主再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具体讲一讲我对这一节课的感受。
一、目标达成度高,注重文本语言知识的夯实。蒋老师本节课围绕”Party”这个主题展开,整合了课本Project2的内容,目标精准。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复习并运用5-8单元的内容,注重了文本语言知识的夯实,本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Call your friends. 通过对话的形式帮助复习了第8单元的打电话内容,并进行了拓展,如I’d love to. /I’d like to. Tell him/her to take care.叫出来的几组学生打电话非常熟练,语言知识运用好。再如:What clothes do we need?这一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了服装类的词汇,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学生上台非常熟练地展示了服装。教学目标4、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体会派对的乐趣,并能自然流利地朗读绘本故事并进行角色表演。蒋老师通过四个任务1,Watch and choose. 2,Read and match. 3.Let’s read. 4. Let’s act.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最后学生能自然地进行绘本故事的表演。这些都体现了这一节课达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
二、思维提升有深度,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本节课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1.问题开放。
教师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本节课蒋老师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1, What kinds of parties do you know? 2,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party?3, How to invite our friends?4,What clothes do we need?等等,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快速被打开 ,学生给出了birthday party, fancy party,等,也得到了很多生成性的回答:buy some food and drinks, invite some friends等,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表演故事时,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自由表演,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学生的思维活跃,思维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2. 策略指导得法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自学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策略指导。本节课的策略指导处处有渗透,我重点讲一下,绘本理解的策略指导,今天的绘本主要涉及了三个Party的名称,对于四年级的防孩子来说,第一次接触这三个名称a fancy party, a fancy pool party, a fancy pool costume party,是有比较在的难度的,这些词汇课本上都没有出现过。蒋老师的策略指导体现在1,引导学生看着图片上不同的服装穿着来理解三个party.2,通过英语解释pool, go swimming in it.猜一猜三个party.3,然后通过读一读,学生进行理解,呈现新单词,潜水镜,游泳圈等。完整全面地理解三个party.
三、活动设计有梯度,再构能力得到锻炼。老师能把准英语教学的特点,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合理定位学生的生长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设计了以下活动:第一个活动,小组讨论派对前准备什么。第二个活动,在情景中,教师与学生示范打电话,小组活动,汇报打电话。第三个活动,展示服装。第四个活动,表演绘本故事,运用所学句型。以上的活动,激活学生思维,丰富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
一点建议,老师的追问意识可以更多一点,如学生说了,I want to wear a dress for the party.很多孩子说了各种各样的服装,老师这里可以有点提升,如I think your dress must be beautiful. Your trousers are cool.等,这样还可以为后面老师的How is the dress?作铺垫,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服装打基础。
最后我想说下我们整个四英组,上课老师蒋老师很认真努力,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骨干老师周老师更是倾囊相授,其他老师们都在配合上课老师,打印资料,跟着听课,感谢大家的配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