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6-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爱华

《枫树上的喜鹊》是部编本第四单元课文。本文讲了小作者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一家,由喜鹊一家的叫声中,想象到的喜鹊妈妈和喜鹊宝宝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儿童的奇思妙想。

 

在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中,有一个主要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到的画面写出来。二年级第一次关于想象的能力训练,要求是: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次关于想象的能力训练,要求是:读句子,想画面。这三次要求,由易到难,螺旋上升。意识到这一点,真庆幸自己成为第一批教新教材的老师,每一个能力训练点,都符合着学生的发展,为我提供了教的方向。

拿到这篇文章的第一感觉,真的很好玩,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读这个故事。再细品下,文中可讲的点很多。词语“葱郁、遮蔽、渡口”是什么意思?文中的作者喜欢的是什么?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快乐?同样是喜鹊的语言,为什么有的地方用到的是感叹号,有的地方用到的是逗号?作者看到、听到、想到的分别是什么?生字词的教学也不能放手吧?……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后,课文最应该体现的教学目标不见了。我迷茫了--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个个要讲,又要突出主题,怎么办?--舍!有舍才有得。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确定了课文重难点:一、培养学生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能用学到的词讲故事。在解决这两个难点的同时,进行随文识字,教学重难点分到两个课时中,每节突破一个。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