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了我校潘虹老师执教的《蟋蟀的住宅》这一堂课,潘老师亲切与大气的上课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选编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本篇课文中,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向我们真实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作者大量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文章结构紧凑鲜明、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有趣,描写细致入微。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一首人类对小昆虫、小生命的赞美诗。
一开始,潘老师就播放音频让学生知道蟋蟀叫声,又拓展学生对蟋蟀别称的认知,潘老师利用词串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让学生理知道一串是住宅特点,一串是修建过程,从而精读感悟住宅特点,这时锻炼学生圈画关键词的本领,让他们找出特点,又让孩子们角色扮演来介绍自己的住宅,整个过程活动丰富,吸引孩子眼球。
有个小小的建议,就课堂容量和四年级学生学习特点来讲,本课内容是不是可以再删减些,做到精读。总之潘老师这堂课有许多亮点,非常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