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导入,从一首关于土壤的小诗开始,诵读完之后思考,土壤是谁的妈妈?由此开始了本节课内容。
环节一:让学生观察自己带的土壤,然后说一说在土壤里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有人提到了“灰尘”,及时做了纠正,是土壤小颗粒。将话语权教给学生,当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全面收集学生的回答,然后提问,这些都是土壤的成分吗?引起学生思考。
环节二:土壤中到底有什么?
设置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将一块土壤放于一杯水中,让学生观察,你的发现?请同学们分享,然后再提问,由此可以说明什么?(这样的设置环环相扣,引起同学们思考;并且提问简短,指向性强);会有泡泡冒出来,说明空气进去,占据体积(将前后知识紧密相连,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新难题)。
活动二,用纸巾包裹一团土壤,捏一捏,然后展开,对于前后纸巾 的不同。(学生很难一下说出,土壤中有水分,但是可以通过湿湿的,潮潮的这样的表述加以引导)
活动三,用酒精灯烧一块土壤,然后闻气味。(因为这个实验设计酒精灯,所以课上没有完成,注重实验安全问题。留作家庭作业,也家长一同完成。)
整节课,同学们都是高度参与的。中间有同学,可能出于好奇,会过分玩弄手中的土壤,及时的批评和表扬。自己可以学习的内容有很多,一节课受益匪浅。希望可以更好的内化,应用到自己的课程和教学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