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那天,有幸听了四年级王老师上的《爬山虎的脚》一课,学习到很多。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自然。首先王老师从图片导入,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哪几段写到了爬山虎的脚。除了写爬山虎的脚还写了爬山的什么?自由朗读课文,对全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的主内容的后,王老师直奔教学重点品读词句,感受叶子的美丽。最后王老师以课文后讨论题,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铺得那么均匀,没在重叠起来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文的兴趣。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学生提着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王老师的采用提问的方式总结全文就做到了这点。让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本该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本来在感受叶子的美后,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所以能把叶子写得如些之美是因为他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这一教学重点在课堂中总结及时。
整堂课重点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叶子的美,单元重点学习观察方法。为了突出这个教学重点,王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主要采用了朗读品悟法,以读代讲法。除此还通过课件来辅助教学,从感性的角度出发,通过画面再现情境,用想象感受情境,用视频展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读出叶子的美。
最后王老师的生字教学精准,有方法,体现了课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