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1-10-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佩

   有幸听了李陶老师《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教学,我感觉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其中有许多成功之处和亮点,值得学习。

一、教学设计围绕课后习题,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过程科学合理,环环相扣,简练高效,水到渠成。她先出示课件——“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图,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再引导学生找“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的句段、词语,并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动人的友谊;然后聚焦红头旅行的几个重要时刻,再次集中回顾青头临危不惧地帮助、鼓励红头的言行,体会青头、红头在每个时刻的心情,深化对珍贵友谊的理解;最后拓展延伸,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说说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让学生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友谊,再结合生活灵动创新,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想象“红头会怎样发布自己这段历险的朋友圈”,“青头看见了,会怎么回复”,进行小练笔创作。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有序,重点突出,更细致可贵的是每一个环节结束,李老师都有适时小结,有自然的过渡,使整节课顺畅紧密,浑然一体,给人美好享受,让人意犹未尽。

二、注重听、说、读、写训练,语文味浓郁。这节课中,有“答应”一词读轻声的指点带读;有通过动作、情境来理解“一骨碌”的词意;更有多次说话、写话的设计实施。其中,提示运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结合“卷、吞、移动、回到、喷”表示动作的词来复述故事,既让学生知道了说话要有条理,又让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动词来说准确,说生动,说完整。这种给点提示,搭个梯子的说话训练,对于三年级孩子十分必要,非常有效。另外,还有“红头得救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等几次说话练习。最后“发朋友圈”的小练笔,更是联系实际生活的巧妙运用。这些说话写话训练,无痕地嵌入课文的教学,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注重教学习方法,如用笔圈画重点词语句段,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作业设计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主学习。

最后,提点建议,请大家商讨:

李老师虽然有教给学生关注“提示语、关键词、标点符号”来有感情地朗读,但学生朗读效果不是很佳,而李老师自己的范读生动传神,感染力很强,我觉得可以花点时间进行重点句带读或更细致地对轻重快慢等处理进行指导,让学生多读几遍。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告诉了我们牛有四个胃,吃食时有反刍现象,青头正是利用了这个知识救了朋友红头的。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青头根据什么救红头的”?从而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救命”,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