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有生命的石头
有生命的石头是六年级上学期的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它是一节在本册教学中起到提高审美水平、增加文化内涵作用的课。也是一节文化内涵很深的课,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深奥,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入浅出,知识点点到为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环节是:一.化石激趣,揭示课题。教师带了一块三叶草的化石。当教师说到它是来自1.5亿年前时,学生感到很惊讶,在这里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再告诉学生这石头里藏着个小秘密,于是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三叶草的化石,学生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时教师再导入课题。石头生命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延续生命的足迹,它还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生命的石头。二.走进石雕,深入探究。首先让学生通过辨一辨,了解石头具体两种功能:实用性和艺术价值。在实用性上可以让学生猜猜这些石头工具的用途。接着是欣赏石头的艺术风格。先从中外的不同风格赏起,呈现一组中外石头雕刻作品,先让学生辨一辨哪几个是中国的,接着追问:为什么你能分辨中外的,依据是什么?从而得出国外的更夸张、抽象一些,中国的相对写实细致一些。然后仔细研究石雕艺术包括哪些方面。第一了解石雕的形象素材有哪些,第二了解的雕刻纹样有哪些?最后了解雕刻的过程。三. 欣赏学生作品,说说都用了哪些表现形式,巧妙之处在哪?四. 教师示范。变换角度大胆想,依据外形巧构思。线条勾出大轮廓,彩笔绘出我创意。五.学生创作。先观察石头,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始绘制。六.评价与拓展。
这节课,紧扣主题,挖掘有“生命的石头”的内涵,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有层次,具有实践性。板书设计合理,课件制作精美。教师语言流畅,学生常规良好。本节课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悬疑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了解石雕的作用与艺术价值时都用到了对比欣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通过对比,了解中外石雕的不同艺术风格。在教师示范时,教师归纳了儿歌,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了解绘画步骤与注意点。
本节课在生生互动上还可以设计一些。在雕刻的线条的特点可以讲一讲。教师可以把儿歌融入教师示范中,边讲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