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听了陈老师和吴老师的两节班队研讨课,受益颇多,下面就陈老师的课进行简单点评:
1. 设计清晰、准确,活动设计有道理,但有时间限制,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建议分成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到自律榜样,让学生自由找,老师来点出:从国家到家庭到个人,不局限于框架;聚焦自律,当学生介绍父母、同学后,强化自律的内涵解读,如爸爸的自律体现在哪里,同学的自律体现在哪里?可以在黑板上列出来,“方方面面”具体化。第二部分用情景剧开场,高度浓缩班级问题,演完后让同学说一说,哪里的问题,怎么解决。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加强自律,指导再细一点,例如:执行计划,承担的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不偷懒),精益求精等。自律的价值可以分为两块,一是自我发展,二是对集体生活的发展。
2. “双减”后的变和不变:作业、自主安排的时间;学生要统筹安排自己的时间,配套班级公约产生新的条款;学生作业不会做,可以建立相应的互助小组,情景剧是一个点,点之后要顾及面,还遇到了哪些问题和烦恼?怎么克服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做个性化地指导。
3.源自班级情况,班级中现实存在的对立面
4.一板块:相互找优点,有些人到了高年级会不自信,否定自己;二版块:再现男生、女生的矛盾问题,意识到不足
5.主题选择有时效性。“双减”大背景,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
6. 情景设置有真实性,学生之间
7.学生开展具有主体性、真实性,学生住持,学生参与有序展开,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