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重视方法指导
金银丹桂竞芬芳,三位老师赛风采。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我观看了实录的三堂优秀展示课依旧受益匪浅。因同教四年级,所以我想评一评胡皓威老师的《精卫填海》一课。《精卫填海》是四上神话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泳时不幸溺亡,化作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其伟大的精神经久不衰,育人价值显著。
第一,教师活力四射,课堂氛围浓厚。一打开视频,我就被胡老师充满活力的语言吸引住。在胡老师的语言感染下,他们班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举手发言,而且发言声音响亮,回答问题自信大方。这样的课堂氛围是难得的,四年级课堂经常出现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学生年段发展的问题,更多的是老师的问题。教师具有魅力的语言和有趣的教学设计,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言说表达。胡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得特别好,值得我学习。
第二,紧扣语文要素,精心设计教学。本单元是神话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胡老师紧扣这两大要素,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板块。首先,整节课沉浸于胡老师创设的大情境之下——做神话传讲人。其次,由易到难地设计了四大任务——典籍我能读通顺、典籍我能读好听、典籍意思我了解和典籍我能讲好听。其中,任务三“典籍意思我了解”在学生落实故事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总结为几个关键词——“游、溺、化、堙”,再让学生跟着板书说一说故事。这一环节就很好地落实了第一个语文要素。任务四“典籍我能讲好听”让学生根据文本加入神奇的想象来补充故事,并在师生交流中让学生体会精卫的精神,很好地落实了第二个语文要素。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层层推进,重点突出。
第三,重视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课堂上,胡老师不仅注重课文内容的传授,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提炼和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一节课,胡老师至少提炼了三方面的学习方法:其一,提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词组扩充和联系句子;其二,提炼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找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三,提炼想象补充的方法,加上动作、语言、外貌等描述。因此,一节课上,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和人物精神,更学到了如何读文言文、讲故事和把故事讲生动的方法。学生的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积累出来的!
最后,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有两点不同的想法。首先,胡老师出示“竖版”课文内容的设计非常好,让学生更接近文言文本身。但是,我觉得最后出示古文字版课文就没必要了,因为学生并不认识,只是在背课文而已。而且认识古文字的要求过高。我觉得可以先出示去标点版课文,再出示竖版去标点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断句和节奏。其次,神话的神奇首先表现在故事本身。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中的神奇之处,体会故事的神奇,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