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评课稿
《四季》课文分为四小节,以拟人化的口吻描述了四季不同的特点和代表性事物,篇幅不长,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赞赏和热爱。有幸听了王静老师的这堂课,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抓住学段重点,紧扣识字教学
王老师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态亲切,尤其是对识字教学,她投入了大量时间,落实的比较到位,教学体现了年级特点,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得调动起来。
识字教学是重点。识字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广泛的阅读。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要求的识字量大,而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在识字教学中,王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有趣味的教法,创造性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巩固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教学扎实有效。
二、注重阅读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在课文的学习中,她先带领学生学习“春”这小节,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再说一说春天的使者有谁?然后总结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第二、三、四小节,体现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强化拓展延伸,培养说话能力
拓展延伸环节,王老师采用了仿写句子的方式进行,她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再说一说,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促进了学生对各个季节的深入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